AZN747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1

從「華為」打破日本薪資行情說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9 01: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約新台幣55,000元,重點是文科理科差不多。


幾天前,中國大陸的通訊設備大廠「華為技術」,在日本徵求剛從學校畢業的理工人才,開出了40萬日幣1個月的薪資價碼。
這個數字,在中國與日本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應。在中國,大陸網友紛紛表示:日本人的理工人才就值這麼一點薪資?在日本,則是「中國廠商居然開出這麼高的薪資,聘請一個剛出茅蘆的年輕人?」
您要是不清楚日本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起薪多少,我給您一個參考數字。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2016年的「起薪調查」,日本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月薪平均20萬3,400日圓(約新台幣55,000元),重點是:文科理科差不多。對於中國廠商獨厚理科的做法,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您難以理解日本人的「不可思議」,我再給您1個參考資料。還是厚生勞働省的調查,日本各行業的平均月收入,依照排行,分別是:飛行員,149萬圓、律師,48萬圓、公認會計師,46萬圓、不動產鑑定師,43萬圓,接下來才是自然科學研究人員,39萬圓。
您從這個排行,看出甚麼日本特色嗎?日本的理工人員,其實收入並不高,就算是製造大廠,高層的重要幹部,很多都是文科出身,不是理科。
由這裡,我們不妨研究一下:日本的技術能力,這幾年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關於這個話題,其實日本國內外有很多的討論,各有各的道理。就以我剛剛所說的,日本理工人員待遇偏低,在沒有好的誘因之下,研究領域無法注入新血,日本的技術開發能力,自然就是向下沉淪;但其他的數據又顯示好像沒這回事。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所提出的一份《國際競爭力報告》中,日本的創新能力被評為世界第一。聽來日本的技術能力似乎還是游刃有餘。但又不對。日本人自己統計,日本的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也就是高科技商品賣出去的價錢,又在是逐年下降。可是又有好消息,日本的專利數,是持續增加,保持世界第一。但壞消息又來了:日本的論文數在世界所占比率,逐年下滑,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低於世界平均。可是好消息也有:日本的諾貝爾科學獎項的得獎人數,依舊維持亞洲第一。
說了這麼多事實,卻各自矛盾,大概聽的人也暈頭轉向了。誰能清楚看出現在的日本,到底還保有技術優勢,或者是已經走下坡路?恐怕有這麼多說法各異的材料,導出甚麼結論,大概都不奇怪。
儘管結論莫衷一是,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日本的技術優勢,確實有了動搖,這才是近年來大家議論紛紛的原因。尤其在2012年,日本幾個電機大廠,如索尼、松下及夏普,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鉅額虧損,這更是象徵了日本製造業遇到了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在這裡,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台灣的歌手曾經在華人圈獨領風騷廿多年之久。直到現在,一些膾炙人口的華語歌曲,大部分出自台灣音樂人之手。但您要是在大陸的街頭仔細聽聽,只要您聽得到台灣歌,無論是台灣歌手唱的,或是台灣人編的,大部分都是發跡或創作自廿年前,像是李宗盛或是羅大佑之類的,近幾年的新歌手幾乎再見不到風靡兩岸的新血,您由這個地方來判斷,那麼台灣在華語歌曲的領導地位,已經發生動搖,廿年後將無以為繼,這一點大概沒人會懷疑。
我們再來看看日本:日本所擁有的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項的得獎人數,僅僅落後於美國,在世界排名第二。但您要是再看看這些得獎人的得獎理由,大部分都是基於廿年前的研究成果。由此來看,日本的技術優勢不單是發生動搖,甚至是往下坡的方向沉淪。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1990年後半,日本各企業的「中央研究所」不是人員縮編,就是索性關閉。所謂「中央研究所」,名字聽來煞有介事,其實就是各企業的研發部門,在日本統稱為「中央研究所」。您要知道,1980年代,光是日本民間企業的研究經費,大約占了全國研究經費的8成。您由此可知,民間企業應該是帶領日本技術創新的火車頭。「中央研究所」如果人才不再充實、經費不再充裕,就如同火車頭失去了燃料,火車自然就開不動,日本的研發能力就跟瘸了腿一樣,沒了動力。但沒動力不算致命,致命的是你誤以為有動力,公司依舊抱著「技術領先、躺著就能賺錢」的幻覺,沒有新的市場策略,這才是最要命的。這和我們華人公司不同。華人公司在技術水平上或許不如日本,但市場策略相對靈活,反而讓掌握技術的日本公司吃虧。
既然日本企業的技術優勢確實在衰減中,下一個要回答的問題,則是這個優勢的衰減,起於何時?我們以夏普作例子。世界第一個桌上型計算機、第一個液晶電視機、第一個雙門型電冰箱,您只要知道這些商品都來自夏普,那麼,您就會同意,夏普過去為我們帶來的,不只是便利,甚至是感動。她徹底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方式。根據日本技術顧問山口榮一透露:夏普當初,在公司內有一個很好的制度,叫做「緊急開發專案制度」。任何人員,不分上下,只要有甚麼新的想法,可以直接找社長談。只要社長認為可行、有趣,就會親自主導成立跨部門的研發小組,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少風靡日本、甚至全世界的商品,就是在這樣的制度下一個一個誕生。我們由這一點來看,可以感受到夏普是個「技術創新型公司」。甚麼叫做「技術創新型公司」?就是寧可冒著市場出師不利的風險,也要在技術上尋求獨一無二的公司。您要是問問夏普的老員工,大概在1990年代初期進入公司的研究人員,上司對他們的期待,就是「你別的也別做,就儘管專心做研究、寫論文就成了」。也就是說,當時的夏普相當符合一個「技術創新型公司」的形象。但到了1990年代後期,夏普公司內部不再是這樣的氣氛,2010年之後,夏普就幾乎做不出甚麼艷驚市場的新產品。這當中發生了甚麼事?
夏普把絕大的資源,投入在液晶事業上,這讓她再沒有餘力開發別的產品。就連人們津津樂道的「緊急開發專案制度」,也形同虛設。根據夏普內部人員透露:1990年代後期,這所謂「緊急開發專案制度」,已經不是公司裏的無名小卒到社長辦公室敲門、毛遂自薦的制度,而是退化成為營業部門變相爭取預算的制度。營業部門要做甚麼事情,缺錢,就以「緊急開發」為名,向公司爭取預算。
事實上,幾乎日本所有製造大廠,在歷經泡沫經濟破滅、再加上後來的金融風暴,都或多或少面臨了資源不足的問題。資源大舉投入這一塊,就失去那一塊,如果再加上投資錯誤,結果更是雪上加霜。
但日本企業缺資源,難不成其他國家的企業就是資源充沛?憑甚麼其他國家起來了,日本趴下了?
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日本政府官僚體系作梗。我在一開始說過,日本技術人員待遇不高之外,日本科學家在政府體系也缺乏發言權。這造成甚麼結果?比方說,日本半導體產業一敗塗地之後,你幾乎聽不到日本政府出爐了甚麼關於半導體的大戰略。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真的沒有能力。
我再舉個例子。美國政府裏,有真正的科學家審核中小科技企業的投資案,如果認定可行,就會給你一筆預算。這筆預算任你花,花到哪裏不過問,幫著中小科技企業老闆實現夢想。美國為什麼要那麼做?因為美國很清楚,新時代的創新科技,極可能來自中小企業。這一點美國沒做錯,美國很多創新的醫藥科技,就是來自中小企業。
日本也有類似的制度,但審核的不是甚麼科學家,而是一般官僚。說到此,我幾乎可以看到各位看倌在苦笑搖頭。日本官僚,那算是世上最「官僚」的動物之一。這些官員有沒有能力審核科技投資案,我先不說,光是這個審核過程,就是相當折磨人,符合資格的企業,必須是過去有過實績的中小企業。也就是說,你光有技術知識理想抱負,這個政府並不鼓勵你創業,而是趕著你去「靠行」,去當上班族;更別說你爭取到預算,他還要一一過問你錢用到哪去。同樣一套制度,橘逾淮而為枳,有跟沒有一樣。這造成了日本自1987年以後到2006年之間,各行業的研發投資比率幾乎沒有變化,形同死水一攤
這說明了一個事實:日本整個國家,不再像戰後剛開始時,是個「冒險家樂園」,例如松下、索尼、本田,都曾在戰後扮演了冒險家的角色,為日本科技立國開疆闢土。日本經歷了戰後的高度經濟發展,國家體系也變得保守,人民奉公守法、安居樂業,89%的就業人口變成了上班族人口。這幾乎就是日本上下所打造出來的一個「大同社會」:穩定、平安,老有所養、壯有所用的社會。所以有人戲稱:日本才是實現了社會主義,道理就在這裡。
日本還剩下甚麼是強項呢?材料科技是一項,重機械工業是一項,我借用日本瑞穗銀行分析員的話來說:只要能讓日本獨家玩的,日本就玩得很好。就拿重機械工業來講,凡是需要客製的、每一個工程內容都不一樣的,像「高速電梯」這種東西,日本就保有優勢;一旦技術門檻一降低,可以大量製造,日本就沒得玩了。
根據上述種種,日本的技術優勢,是進入倒數,還是來日方長?這就由您自行去判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 16: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社会本质就是如此
堪称世界上最论资排辈的国家
这个国家里充满了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
历史和国情使得那一拨老年人成为金字塔顶端的几个人
这些强者规定了规则巩固自己的地位以防止弱者变强取代他们
而中国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无法建立小而精的体系
没有人能预测谁是天才而去单独培养他
几百年的落后想要短时间追上来只能走多而广的路线
日本的潜力在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时候就被榨干了
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
他们那一套把别人家的材料运到日本加工再运回去已经快要行不通了
反而性价比最高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国
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潜力肯定是巨大的
至于最后结果会怎么样

我怎么知道?
问上帝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ZN747

GMT-5, 2024-3-29 07:16 , Processed in 0.0520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